2024年度日本华文教师培训系列讲座圆满结束

2024年10月04日

 

 

     2024年9月21日下午,刘华教授主讲的最后一期讲座成功举办,标志着由暨南大学日本学院、华文学院主办,日本华文教育基金会、千代田教育集团协办的2024年度日本华文教师培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华文教师培训系列讲座涵盖了语言测试、教学法、教学理论、教材开发、教育技术等多领域,吸引了众多日本华校、华文教育机构的华文教师、华文教育事业的工作者积极参与。

 

 

 

 

第一、二期教师培训

 

     7月12日第一期讲座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汉卫教授和暨南大学华文测试中心苏政老师联袂主讲。王汉卫教授先系统介绍了华文水平考试创立的初衷,“教”“考”关系以及和汉语水平考试的异同。随后,苏政老师展示了华文水平测试的真题题型,细致讲解了研发题目的理念和逻辑,强调华文水平测试真正做到以考试指导教学、促进教学的作用。与会的培训班学员们纷纷扫码体验华文水平测试,并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7月13日,第二期讲座以“中文教学的正道”为主题,王汉卫教授从“字本位与词本位之争”切入论题,反思传统主流教学理论,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己对中文教学的独到见解,他提出“汉字为本、读写为主、听说为伴、文化为魂”的主张,令在场的学员们深受启发。

 

 

 

第三、四期教师培训

     8月2日第三期讲座由周静教授主讲。她系统阐述了以“字”“词”“会话”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初级汉语教学理念以及操作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在该理念指导下的《开心学汉字》系列教材的编写体例和使用说明,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实施教学。讲座最后,周教授对于本土化教材开发提出了建议。

      8月3日第四期讲座由张训涛副教授主讲。张训涛副教授作为新版《中文》(初中版)第六册的分册主编,系统介绍了这套教材的适用对象、编写原则和体例、培养目标以及《中文》新旧版的因承和变化。她以《昆明的雨》为例,详细介绍了课程设计思路和备课注意事项,具有很强的实操性。最后,张教授强调了这套教材旨在帮助海外华裔学生全面提升华文能力,为今后的跨文化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第五、六期教师培训

      8月13日第五期讲座由郜楠老师主讲。她以全语言教学为理论基础,依据儿童语言发展规律,选用绘本作为汉语教学的资源媒介,系统介绍了如何利用绘本提升低龄汉语学习者的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她使用《中国节日绘本》《好饿的毛毛虫》《野兽国》,实际演示了情景创设、挂钩词记忆、绘画提问等教学过程、方法,引发了学员们对绘本教学兴趣和思考。

      9月21日第六期讲座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博士导师刘华教授主讲。他在本次讲座中主要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如何为国际中文教学赋能的问题。他强调了提示语在大语言模型交互中的重要性,讨论了不同提示语策略及其设计对模型输出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大模型提升教师的认知、运用能力及教学应用等方面数字素养。他展示了借助数据大模型和人工智如何辅助教师在备课、教学活动设计和学生反馈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包括生成教案、设计课堂活动和分析学生表现等。最后,总结了AI技术对华文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强调华文教师应不断学习以适应未来教育的个性化、智能化和协同化趋势。

 

      日本华文教师培训系列讲座是暨南大学日本学院为打造“日本华文教师培训基地”精心策划的重要项目,获得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日本华文教育基金会、千代田教育集团的积极支持,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目的是通过系列培训有效提高日本华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与传播中华文化能力,进一步推动日本华文教育大发展。

      本次华文教师培训受到广大学员和在日华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好评,他们纷纷表示本次培训不仅拓宽了知识面,也激发了对华文教学的多元化思考。暨南大学日本学院将为培训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将继续推出形式更为新颖多样的专题讲座和工作坊,敬请关注。

 

 

 

 

 

 

 

 

活动支持 | 小松洋大

责编 | 郜楠

初审 | 鲁小伟

复审 | 司志武

终审 | 童盛强